以美为媒,以艺铸魂。4月3日,在满园春色中,学前教育系“文艺兴校·美育成果展”如约举办。这场由学前教育系艺术教研室美术组倾心打造的视觉盛宴,汇聚近3000件师生原创作品,以星罗棋布的展陈格局,在校园内构筑起立体艺术长廊,成为践行文艺兴校理念的生动注诠释。
【诗意花园·光影之舞】
当暮色轻笼校园,校门口小花园化作流光溢彩的秘境。一百余盏花灯灿若星河,绢纱上工笔勾勒的梅兰竹菊随光影流转;百柄绢扇翩跹枝头,水墨晕染的山水花鸟在夜风中低吟浅唱。冯欢、潘金辰、张冬三位老师以“移天缩地入君怀”的巧思,将传统美学融入现代艺术,往来师生无不驻足流连,在手机闪光灯的此起彼伏间,见证古典与当代的浪漫对话。

华灯异彩展区(一) |

华灯异彩展区(二) |
【翰墨长廊·笔意乾坤】
步入新实训楼,墨香氤氲,沁人心脾。自大厅至层楼回廊,300余幅书画作品构筑起流动的艺术长河。书法展区铁画银钩气象万千:篆隶的古朴如青铜铭文,楷书的端方似庙堂礼器,行草的飘逸若惊鸿游龙。绘画展区则展开缤纷画卷,水彩的氤氲、油彩的厚重、版画的肌理,在孙建华、张峻、董雪乔三位导师的精心排布下,让日常教学空间蜕变为沉浸式艺术展厅,师生步履所至皆可邂逅美学惊喜。

翰墨古意展区 |
【匠心工坊·非遗新韵】
新实训楼403展室如艺术星海般璀璨绽放,四个主题展区以独特的美学语汇谱写着学前教育的美育华章。在刘姗姗老师匠心打造的手工环创展区,废弃材料经师生巧手涅槃重生,瓦楞纸箱变身童话城堡,牛奶包装盒组装成益智拼图。这些兼具实用与美感的玩教具,既彰显"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暗藏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妙构思,在环形展台上构筑起充满童趣的环保艺术矩阵。

环保趣呈展区(一) |

环保趣呈展区(一) |
移步韩冬老师布置的非遗展区,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剪纸艺术在纤毫之间演绎万象,面花面团在指尖绽放民俗之花,扎染布帛在青白渐变中晕染千年风雅。每件作品都凝结着学子们对非遗密码的现代解读,让文化遗产在学前教育系落地生花。

非遗传承展区(一) |

非遗传承展区(一) |
董雪乔老师指导的绘画展区宛若童心万花筒,《不要碰触我的身体》用童稚笔触构建自我保护意识,《中国二十四节气》以水墨丹青勾勒时光流转,《爱护小眼睛》用卡通形象传递护眼知识。原创绘本如珍珠串联,既有《森林幼儿园》的奇思妙想,也不乏《情绪小怪兽》的心理疗愈,每一页都跃动着教育智慧与艺术灵光。

童趣绘心展区(一) |

童趣绘心展区(一) |
尹付燕老师策划的教法展区堪称理论与实践的交响诗。立体教具、课程案例与幼儿作品三位一体,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那些稚拙的涂鸦与精巧的手工,既忠实记录着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轨迹,更昭示着“以美育人”的无限可能。

美育教法展区 |
此次展览既是美育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文艺兴校的铿锵宣言。学前教育系学子以画笔丈量传统与现代的维度,用巧手编织艺术与教育的经纬。当非遗技艺邂逅当代审美,当师范素养融合艺术创造,这场春天里的美育盛典,正为“不拘一格育英才”的教育理念写下生动注脚。正如美术组课程组长张洁所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在这片美育的热土上,艺术薪火必将照亮更多幼教学子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