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薪火相传启新程。为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前教育系在清明节期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得到了全系师生的积极响应。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大家在深刻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进一步凝聚了为民族复兴而拼搏的力量。
【诗韵清明 致敬英魂】
文化教研室精心策划的“清明诗会”如春风化雨,滋养了学子的心田。学生们用饱含感情的朗诵,演绎了《英雄》、《我站在铁索桥上》等经典诗篇,声韵时而如松涛低吟,时而似江河奔涌。当“飞师夺险隘,更上万重山”的诗句回响在教室里,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仿佛穿越时空,激荡起学子们心中层层涟漪。这场诗意的对话让革命精神在年轻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像春苗一样在心灵的沃土中蓬勃成长。

陈宇彤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

学生集体诵读《英雄》 |
【溯源传统 文化寻根】
教育教研室创新开展的“清明文化微课堂”活动,将踏青放鸢的盎然春意与祭扫追思的慎终情怀相结合,化作鲜活的文化密码。教师们以“溯源文化根脉 解码精神基因”为主线,引领学生们深刻理解传统习俗,触摸中华文明的千年脉动。在课堂上,传统习俗与现代教育理念碰撞交融,学生们通过学习折柳寄情、植树缅怀等传统仪式,唤起了对文化自信的深层共鸣与认同。这一过程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张馨月老师讲解清明习俗 |

张俊梅老师讲解清明文化 |
【鲜花寄思 精神永驻】
艺术教研室与翡翠郡幼儿园38名师生携手开展的“清明祭英烈”活动,让艺术教育与红色传承交相辉映。素花含情,松柏凝翠,师生们在学校革命历史纪念碑前以花语诉说敬意。幼儿园孩童稚嫩的小手轻抚碑文,大学生们创作的红色童谣随风飘扬,不同年龄段的生命在此刻共同完成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仪式。

艺术教研室与翡翠郡幼儿园师生携手祭英烈 |

幼儿代表献花 |
【躬身拂尘 涤心明志】
学工教研室组织的“清明净碑”行动将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相结合。师生们弯腰擦拭碑文的身影,仿佛是在擦拭历史的明镜。这一虔诚的姿态不仅清除了岁月的尘埃,也让精神的丰碑更加清晰可见。通过这场特殊的实践课,大家在行动中感悟到了“崇尚英雄”的信念,进一步坚定了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学生擦拭碑文 |

学生清理纪念碑杂草 |
【誓言铿锵 初心如磐】
学生会干部带领学生代表赴莘园革命英雄纪念碑进行庄严祭奠和宣誓。当“缅怀先烈,铭记教诲;幼教之路,爱心传承;矢志不渝,育人为本;为国育才,不负使命”的誓言响彻云霄,学前教育系的学子们把教育报国的赤诚化作春雨,滋润着这片英雄的土地。

学生干部宣誓 |

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献花祭奠 |
【继志英烈 启航新程】
清明之际,在王哲、于莉两位学生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32名学生干部赴泊头市革命教育基地——华北城工部,开展缅怀先烈、砥砺初心的红色之旅。走进庄严的纪念馆,师生们凝望着一幅幅泛黄的照片和一件件承载历史的文物,仿佛与英烈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烈士们为国家、为人民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让在场每一位师生动容。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英烈为榜样,赓续红色血脉,以青春之力投身教育事业,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悔篇章。

师生观看红色事迹 |

师生聆听革命故事 |
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将清明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有机融合。学前教育系通过“文化浸润+实践育人”的创新模式,让思政教育在诗意中生长,让红色传承在行动中升华。未来,学前教育系全体师生将继续以赤子之心守护教育初心,让红色基因在心中生根发芽,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焕发光芒。正如纪念碑前绽放的鲜花,这份精神的传承必将结出立德树人的丰硕果实,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绽放出绚丽的教育之花。